在9月10日的《东方体育日报》中,记者马德兴以其独到的视角,深刻地探讨了国足选帅的问题。中国足协一纸公告宣告了选聘新任主教练的决策,但显然,这项工作的热度远不及当初伊万下课时的火热。如今看来,在短短的时间内,国足的主帅选拔似乎并无实质性进展。国足在10月份的比赛窗口期能否有新的面貌,几乎可以说希望渺茫。
坦白讲,虽然中国足协以公开的形式向外界传达了选帅的信息,但实际上在具体的选帅过程中,足协或许并没有决定权。在过去的一到两年中,围绕中国足球所发生的诸多关键任务,往往并非足协单独所能掌控。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尽管如此,作为执行机构的中国足协仍必须发布公告,因为很多事情需要通过他们这个官方渠道来实现,并且遵循相应的程序和逻辑。看似简单的“下课”事件,实际上却充满了复杂的内情。前任主帅伊万因未能带队出线、未完成使命,理应按照合同规定“下课”。但从比赛结束到正式宣布,他的“下课”却经历了漫长的等待。
更令人困惑的是,从伊万下课到正式发布招聘公告,之间整整隔了一个多月。本不是因为足协的办事效率低下,而是他们在选帅问题上实质上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更高层的领导才是最终的决策者。围绕什么标準、达成怎样的要求来选择新教练,这一切都不由足协一言而决。
根据中国足协的公告,公开招聘的时间截至9月20日,给予各位感兴趣的教练15天的选择时间。然而,截止后,技术部门将对简历进行筛选,然后展开面试等一系列流程。在这紧凑的10天时间内,若想初步确定主帅人选并经过层层审批,最终拍板定案,再到10月初组织国家队集训,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可以想象,如果中国足球具备如此高效的办事能力,现状绝不会如此不堪。然而,国足的下一次亮相则似乎变得扑朔迷离,能否在11月份的比赛窗口期如愿召回,已然算是一种不小的期盼。
关于未来的主帅会是谁,答案变得更加模糊,没人能确知也无人敢下定论。各位球迷能做的,也唯有静待其变,看看接下来会展开怎样的局面。
最新热门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