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U23亚洲杯预选赛中,向余望的表现让世人瞩目,但遗憾的是那种关注更像是一种对失望的追逐。媒体人沈雷在《东方体育日报》的专栏裏个性十足地指出,失落的根源其实源自于舆论高估了当今中甲联赛的“激烈程度”。
在中国U22男足与澳大利亚队的那场较量中,向余望在比赛第92分钟才被派上,这场毫无悬念的0-0平局显然无法掩盖他的低迷表现。不管U22国足能否晋级,向余望依然是这届预选赛的“焦点”。不过,这显然是个笑话,毕竟他的真正贡献似乎只有在对阵弱旅东帝汶和北马裏亚纳群岛时,登场174分钟后,只收获了一球并且那球还是“蹭”来的。
向余望的火花虽然曾在中甲亮眼,一度认为他可以进入国足,但在外界对他的期待面前,这位重庆铜梁龙的队长却显得无比苍白。主帅安东尼奥的信任让他在对北马裏亚纳群岛时打满全场,很显然这是希望他能蜕变,但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该怎么翻身。或许对他来说,进球就像是隔着万裏高墻的梦,越是想证明自己,结果却越是远离那场追逐。
除了向余望,首发的李镇全和陈哲宣同样没有让人满意。如果说陈哲宣是因为缺乏机会难以发挥,那李镇全作为中心中场,实在让人哭笑不得。他们的表现如同在沙滩上打排球,大家都知道那不是个好地方,但也没人愿意承认。
问题的核心在于,舆论对中甲的实力估计严重失误。自2023赛季以来,绝大多数中甲球队的目标不过是活着,真正有上升欲望的寥寥无几。这让比赛的强度和挑战感几乎蕩然无存,仿佛是在消耗时间而已。即使是所谓的中甲“明星”,面临真正高强度的较量时,也不过是手足无措,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向余望和李镇全或许算是幸运,预计明年还能跟随重庆铜梁龙征战中超,但若不通过高强度的比赛来磨砺自己,所有的数据和时间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对于中国足球的管理者来说,提升中甲和中乙的整体竞技强度显得迫在眉睫,靠拉长补时的“数字游戏”肯定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最新热门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