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足协终于开窍了 12条措施让裁判工作更上一层楼

2025-05-20 22:53:53

中国足协最近掀起了一场“裁判革命”,发布了12条措施,旨在改进裁判的执裁、培训和评议工作。看来,他们终于意识到,裁判在比赛中的表现起码是影响胜负的重要一环,虽然这一顿悟来得晚了点,但好歹还算及时。

根据这份声明,足协认为自2024年出台的《若干措施》显然是个“社会闪光点”。毕竟,当裁判判罚演变成球迷心中的“年度败笔”,引入俱乐部申诉、裁判评议等措施也算是在试图“平息火焰”。如今回望,俱乐部的抗议声如洪水般涌来,他们似乎只是意识到,裁判也许不是一个神,而是一群被关在“裁判学院”的凡人。

这12条措施中,不乏一些老生常谈的训练和评议细节:增加培训频率、借助VAR技术等。显然,他们还不够自信,得反复加强培训,确保每位裁判的“标桿”同样高昂。说白了,好像他们在进行一场孤军奋战的“补课,一边努力与国际标準保持一致。

此外,足协还对评委库的管理下了不少功夫,意思是不时要给这些评委们“减负”,确保他们的专业权威性。简直就像是在进行“裁判选拔赛”,保证每个评审都是个“英雄人物”的感觉。因此,评议组会动态调整,踢掉那些“不合格”的评委,若再不合格,估计连裁判资格都得重新审核一番。

而真正让人堪忧的是,足协似乎也在调动社会群众的“智慧”,对于一些引发“全民议论”的判例都能被提交评议。就好像说:“来吧,大家一起来做裁判,见证每一个争议点!”这看似增加了透明度,实际上却仿佛是在将原本就够混乱的局面卷入更大的漩涡。

为了培养女性裁判,足协甚至鼓励她们亲身参与男子职业联赛的执裁!咱们这才明白,原来是给他们创造“与男性对抗”的机会,真是种种用心良苦。

总之,虽然中国足协的这些措施听上去很“大气”,但拿到执行层面,能否真正解决裁判执裁失误的问题依然成疑。或许,未来的赛季就得靠着更加高效的“学习”来扭转颓势,而不是继续让观众在看比赛时为每次判罚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