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拜登和布林肯这两位美国政坛拼搏多年的老狐狸,经过民主共和两党之间的多年的党争摔打,其战略思维获得长期锻炼。这次针对种花家芯片的封锁,从战略谋划层次上说,相对以往老美出台的策略,这次就显得准备非常充分。
有以下几个理由可以证明这一点:
1,时机把握不错。俄乌冲突僵持不下,乌克兰战斗力给美国跟班附予了极大的信心。经过近一年的对抗,乌克兰或乌克兰盟军没有轻易被强大的俄罗斯军队打倒,欧洲也没有因为放弃俄罗斯能源供应而崩溃。西方国家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表面成绩还不错,2022年欧美国家的GDP均有大幅度的上涨。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欧洲韭菜割的差不多了,再往下割就到根部了,再割下去会出人命的。春天还没来,韭菜长得又没有割得快,欧洲的菜农吃都吃不饱,哪有力气种菜?开始上街游行罢工了。
作为民主的领头羊,“灯塔国”就是再贪心,也不能把生蛋的鸡给杀了吧?没办法,想继续掠夺财富只能另辟蹊径。
2,没有担忧,有恃无恐。
美国这个国家有天生的地理优势,像生活在一个孤岛上一样,周边没有什么军事大国可以威胁到他。
隔壁的加拿大,GDP还可以,人口3000多万,可军队才7万人,真的打起来还得靠美国队长保护。
墨西哥更菜,经济不行,人口虽然有1.3亿, 军队也有20万人,但战斗力太弱,连本国毒枭都打不过,怎么敢和美国较劲。
美国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到处挑起世界的地缘冲突,经济对抗,技术封锁。因为即使引发的小规模地缘战争,也影响不了美国本土,美国政府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挑拨离间。
当世界各处烽烟四起,祸水四流,争端不断,美国就可以通过画大饼的方式,一方面将国内债务危机程度缓解,也可以将对政府作为不满舆论焦点转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芯片封锁政策带来的各种补贴、税收优惠,吸引欧洲,日韩企业投资美国本土。
3,联盟强大,人多势众。
去年美国先拉拢了台积电,三星电子,联华电子等国外有名的芯片制造企业到美国本土新建芯片工厂。加强本土芯片供应的能力,防止再次发生芯片供应荒。
然后,在年底联合日本、荷兰达成了协议,对出口中国的芯片制造设备做出了升级限制,这是加大芯片制造设备及材料的封锁。现在具体协议没有公开,反正美国是希望日本、荷兰彻底切断和种花家的芯片制造设备和材料联系。
今年1月31日,美国和印度还达成了“关键与新兴技术倡议”,双方承诺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通信及太空等领域强化双边合作。美方将协助印度建立“具有韧性的半导体供应链”。将高新技术的供应链,产业链从种花家家中撤出,转移到印度,成为来料加工的世界新工厂。这样做印度有可能会成为种花家的替代者。
美国把时间,地点,人物都安排好了,既保证了本土的芯片供应,又断绝了种花家的芯片制造设备和材料的来源,打下手做苦力的印度工厂也找到了。
猛的一看,“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有利条件全部具备了,封锁种花家的计划从上到下,安排得妥妥当当。这一场高新技术战,拜登和布林肯信心满满。再过几天,布林肯就会带着“美国必胜”骄傲的表情,高姿态到访长耳朵家。
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工业势力背靠着庞大的军事实力,控制世界文化、舆论宣传平台,以优势的金融资本,貌似民主的价值观。把世界必须由西方来领导,而西方必须以美国为核心这种理念,在世界各地散发铺开。多年以来这一信条已经成为霸权者心中不可改变的法则。
任何希望改变现有秩序的想法,一概被霸权者视为敌对威胁,相关势力,团体甚至个人一概被贴上邪恶轴心的标签。
1980年,美国就曾采用过相关技术封锁策略。禁止本国企业在尖端技术方面与苏联的合作;接下来几年,美国相继出台相关封锁法案,与西班牙、奥地利、瑞士、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国组成联合体系,从多个方向封堵苏联科技发展上升的渠道。
机缘巧合,苏联由此走向了衰败,并于1989年解体了。拜登政府并没有什么新发明,现在是重拾以往的老招数,妄图复制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幕。
中国每年的科技研发支出占GDP的近2.2%左右,大约相当于美国这一数据的70%,虽然还有差距,但是已经非常接近了。加上美国理工科的教育水平一直发展缓慢,而中国近几年培养的理工科博士数量远远超过美国。
加上长耳朵家工业4.0推进与发展,国内不仅建立了完整的全产业链条,并开始向芯片、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兴领域进军。
当年用十亿衬衣换一架波音飞机,西方国家工业品技术遥遥领先的时代不再存在了。
美国希望将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变成长耳朵家和美国组织的联盟之间的竞争,因为竞争必然会产生对抗,进而产生矛盾,然后发生更多对抗,双方矛盾无法调和,对抗愈演愈烈,一场高科技战争就会爆发。而且这场高技术战争很可能是21世纪的决定性战争。
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应付?
教员很早以前就给出了答案,论持久战,以时间换空间。坚持个几年,比比谁更离不开谁?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当权者背后必然有利益集团,大金主的支持。当权者及背后的支持者最终目的还是怎样获得更大的利益,更多的利润。就拿俄乌冲突来说,谁获得的利益最大?2022年美国军工企业,西方石油巨头,华尔街金融家均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巨额利润。薅了谁的羊毛?欧洲的,别认为欧洲人都不明白,是没办法,已经被逼上梁山了。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老牌欧洲经济强国都深受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的影响,政府开支增长迅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因为俄乌冲突的原因,还要花大价钱购买美国贵得出奇的武器和能源。
这些欧洲国家基本上已经断绝了和俄罗斯的能源往来,转向美国购买。美国的能源哪来?一部分是从美国国内跨越大西洋运来,更多的能源则从俄罗斯购买,转口再卖给欧洲,美国当二道贩子也挣了不少钱。
欧洲人现在是有苦说不出啊!法国和德国现在是明白被美国卖了,可没办法,被卖还要帮数钞票,脸上还得笑容满满,心里多痛苦。
荷兰因为ASML光刻机,日本企业在刻蚀、清洗、测试等设备方面具有优势。因此,美方又拉日荷共同实施限制长耳朵家。
被美国看上可不一定是好事,台积电、三星在美国投资建厂,本来是想两头吃,谁晓得美国政府承诺的补贴要分十年才到手,还要将企业的商业机密上交才行,这明显就是帮助本土芯片企业Intel和高通偷机密材料。
台积电、三星现在终于明白美国政府的真正用心,老后悔了。于是这两家企业在美国投资也没啥动力了,新建的工厂也开始磨洋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正常投产。
有了前车之鉴,荷兰和日本的企业,可得好好掂量一下。毕竟美国政府是以双标闻名的,做不到帮理不帮亲的好事,搞不好日荷钱没赚到,技术还被美企偷走了。
美国和三哥的合作更不靠谱,先不说美国会不会真心帮助印度发展经济,就三哥政府那拖拉的本性,双方本来计划是合作生产超跑的,谁知道最后还是变成生产手扶拖拉机了。
奥巴马政府时期签署的美印核电合作协议,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印度法律规定严苛复杂,企业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美国都换了两任总统了,美印合作的核电项目也没取得太大进展,图纸可能还没开始设计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经济更离不开种花家经济!
简单打个比喻:经济学中货物和货币都很重要,货物大多数在长耳朵家生产,货币大权则掌握在美国手里。没有货物,美国手里的货币也是废纸一张,芯片生产出来要变成货物,才能有实用价值。只有合作才能共赢,这才是双方经济关系的真正本质。
卡脖子,某种意义上也是相互的,伤敌一千,自损可能不值八佰。如果美国不让种花家使用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它自己就很难赚到钱;如果它不能赚钱,高科技研发的持续研发投入从何而来?美国现在封锁种花家高科技的做法,短时期有效,长期下去谁先没气,真的难说。
美国新组建的高科技联盟看上去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实际上是各怀鬼胎,当家的都心术不正,总想多照顾自家人,这种心态能带好下面各家的虾兵蟹将吗?
目前在芯片设计领域,EDA软件,美国厂商占了全球80% 的份额。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美国厂商占了50%左右的份额,另外像荷兰ASML公司三个股东都是美国的,本质也是美国公司。
芯片领域的IP大多也是美国的。正因为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先发优势,所以才享有芯片霸权。世界各国是苦其久已,敢怒不敢言罢了,就拿台湾芯片行业来说,行业人士普遍担心台湾芯片业将被掏空,数十年来集攒的经验技术和人才现在都被打包运到了美国,宝岛之光不久就会美国之光,将来宝岛市场竞争力一定会下降。
美国人狂妄的性格,绝不允许世界上有一个对美国独家霸权构成威胁的势力存在,不论是友是敌。
种花家与美国的科技差距在逐年缩小,5G,云计算,超级计算机等领域的长耳朵家都有突破,芯片是美国最有把握能击败种花家的一项科技,如果美国在最拿手的科技都输了,双方的高科技战争胜负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将来只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新秩序取代旧秩序,要么是旧势力压倒新兴力。
我相信只要别自以为是,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成天自嗨自恋,宣布自己是世界第一。
凭着5000年文明流传下来的好传统,只要埋头实干,注意细微复杂之处,仔细研究探讨解决是否可行。冷静下来思考,把复杂变成简单。上面第一种情况出现的几率非常之高。
(编者并非芯片相关行业工作者,文章内容肯定没有专业人士内行,请多谅解。)
最新热门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