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开始还原它最真实的机遇、收益和风险。你应该尽量去追求大概率的小成功,而不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有些菜友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啥要特别关注85后人群呢?
在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菜导先给大家分享一些数据:
建国以后,中国出现过两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一次是在1962年到1970年,这一代人是60后,另一次是在1985年到1990年,这一代人就是85后。
这两代人的年均出生人数都在2000万以上。
而1990年之后,年均出生人口一直在1300万到1600万之间徘徊,再没有出现过超2000万的情况。
可以看到,85后这一代人之尬,在于前有基数庞大的老一辈需要赡养,而后无充足的新一代为其接力。
如今,85后们都已过而立之年,作为家庭和社会的“夹心饼干”,他们的中年危机感,前所未有的强烈。
在写这两篇关于85后的文章之前,菜导也做过一些小范围的调研,发现很多85后工薪族手头可用于投资的流动资金,普遍在10-20万左右。
这个资金区间,其实也导致了85后理财的又一大尴尬。
一方面,这点钱不多,但也不算少,够得上很多理财渠道的门槛,却又远远达不到“配置”这样的层面。
另一方面,这些流动资金也会很容易因为某些决策或突发性事件而快速消耗掉。比如看中了一台新车、投资一套新房,或是生了一场大病。
眼看着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要想让手中的钱跑赢通货膨胀,不被变相贬值,就只有学会理财,学会投资。
但自从理财投资进入“去刚兑”时代之后,对于投资者个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理财,是在欲望无限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根据人生阶段、风险属性、理财目标,按轻重缓急比例,对钱进行不同的打理。
比如说,对于月光阶段而言,当务之急的理财目标就是摆脱月光族,努力搬砖,精打细算,存下人生第一桶金。
对于已经成家立业的85后,熬过了刚工作的月光阶段,生活初步稳定下来,手头上也攒了点闲钱。
但逐渐老去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儿女和瓶颈初现的职场,都开始全方位地给85后们施加压力。
这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过去的二十年,以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为背景,资本市场、实体经济、房地产均为投资人提供了极好的投资机会,如把握得好则回报率是非常高,且基本零风险的。
如今,盛宴已无法持续,市场开始还原它最真实的机遇、收益和风险。
对于已经被“宠坏”了的中国投资者来说,一时之间确实也难以接受这样的变化。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你能尽早明确自我理财属性的认知,并建立自己的投资理财的小“套路”,还是能继续稳健前行的。
菜导今天分享的三座金字塔,一方面是帮助大家明确投资理财的套路,另一方面也是每一位85后们都应该自我检视并马上行动起来的资产布局。
第一座金字塔,是投资目标的金字塔。
投资目标的设定也不是越高越好,巴菲特曾经忠告过:一定要在自己理解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
这一点菜导是非常认同的。投资是为了让自己的资产更好地保值增值,而不是一场莽然的冒险游戏。
不同的理财目标决定购买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要想清楚购买理财产品是为了获取短期高收益还是长期的稳健回报。
对于85后们来说,投资的目标大多是为了子女教育和养老储备。这就更需要匹配相对稳妥、长期且收益还算不错的产品。
第二座金字塔,是投资风险的金字塔。
金融市场的根本逻辑,就是伴随着对于风险的经营来产生收益,而个人和机构一样,都需要在预期的收益和合适的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保守型的投资者,关心的更多是本金的安全;稳健型的投资者,本金和收益都想要,而且最好别太低;激进型的投资者,一开始就做好了损失部分本金的心理准备,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有一定概率博取更高的收益。
只不过,把时间放宽到10年左右的周期来看的话,你会发现投资理财是一场马拉松,一次或几次的冲刺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同一资产类别阶段性的超额高回报,意味着后一段时间的低回报。因为任何一类资产的回报率长期而言就是一个均值。
如果过于迷恋高风险高收益的危险游戏,前期或许能赚得开开心心,但保不准后期就得还债。
第三座金字塔,是很多菜友此前肯定都有所了解的“资产配置金字塔”。
无论你是保守的投资者、稳健的投资者还是喜欢追求刺激的投资者,在菜导看来,都应当遵照这个配置的逻辑,来分配自己的资产。
当然,根据个人偏好的不同,各自的配置比例可以进行调整。
比如对于激进的投资者来说,投资账户和现金账户的占比应当超过6成,才能确保获得自己想要的收益,且能随时保持充足的“子弹”。
投资理财没有一招鲜。不同投资属性的人,适合不同的理财产品。
所以运用这三座金字塔的逻辑,是在明确自己的投资属性和偏好之后,先确定自己的目标,再适配相应的投资方式和产品,最后完成合理的资产搭配。
这个次序,轻易不要打乱。
最后,在这三座金字塔之外,菜导还要给85后们的一个建议是:尽量去追求大概率的小成功,而不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对于99%的85后们来说,投资理财的首要目标是资产的保值增值。
如果你的资产能够跑赢通胀,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致富的这种想法,很难通过投资理财来实现,或者说很难通过常规的投资来实现。
对于多数人来说,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突破自己的职场壁垒和能力瓶颈,才是“赚钱”的关键。
人过30,除了要有明确的规划、目标和执行,还应建立起这样的一种心态:
我没本事去战胜市场,我也没有可能去打听确凿消息。在投资理财上,我不能比专家更有优势,综合来看,我自己的能耐,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才能在投资中克服贪婪和恐惧,最终赢得这场考验定力的人生长跑。
本文源自菜鸟理财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最新热门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