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打死不独立?新喀里多尼亚为何给他机会不独立,谁薅谁的羊毛?,新喀里多尼亚岛

2024-12-22 16:27:04
打死不独立?新喀里多尼亚为何给他机会不独立,谁薅谁的羊毛?,新喀里多尼亚岛原文标题:打死不独立?新喀里多尼亚为何给他机会不独立,谁薅谁的羊毛?,新喀里多尼亚岛


新喀里多尼亚,你绝对想不到,他是一个抖一抖脚,世界镍工业都打喷嚏的法国属地。

在这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新喀里多尼亚成为了太平洋上一个热点话题,为什么?

因为新喀里多尼亚又双叒公投拒绝了独立。

如今世界各地闹独立的有很多,但都遭到了所在国的严厉打压,而新喀里多尼亚却白白浪费了三次机会,这是为什么?是矿多人傻?还是想薅法国羊毛?

欧洲人到达之后的新喀里多尼亚:

1774年以前,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居民无忧无虑地在岛上过着下海打鱼,上岸种地的日子,当然在欧洲人到来之前肯定不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由“岛屿发现者”的库克船长命名的,因为他认为跟他苏格兰老家比较相似,所以称之为新喀里多尼亚,以纪念他的家乡喀里多尼亚(罗马人对苏格兰称之为喀里多尼亚),岛上卡纳克人平静的生活慢慢被打破了。

虽然岛屿是英国人发现的,但是18世纪的英国正忙着殖民印度这块宝地,对新喀里多尼亚这样的岛屿,地球上多得是。

显然法国人对土地的欲望更大,1792年,一个法国探险家来到了新喀里多尼亚岛,成为登陆的第一批欧洲人。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法国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本着苍蝇腿也是肉的精神,法国人从1843年开始,传教士在军队的支持下开始向岛上的土著传播“福音”。

不过传播的方式就是“杀杀杀”,杀光所有不愿意接受“福音”的人。

1850年,借着12名法国船员被杀,刚登上法国帝位的拿破仑三世,直接命令军队开杀。这样终于在1853年,完成了对新喀里多尼亚所有岛屿的占领,新喀里多尼亚进入了法国殖民统治时代,被深深地烙上了法国的印迹。

新喀里多尼亚毕竟离法国太远,对于这个不毛之地想让法国人前来定居,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10年之后,即便是首府努美阿也只有43名法国移民。

没有自己人,这让拿破仑三世很着急,不会就要学,学着英国人对殖民地流放犯人的方式,将法国囚犯流放到新喀里多尼亚岛,这让英法两国的囚犯在太平洋又成为了邻居,毕竟澳大利亚也是罪犯的后代嘛。

此后的将近100年时间了,承担法国囚犯流放任务的法属圭亚那和新喀里多尼亚岛共计被流放了10万余人,其中新喀里多尼亚承担了4万人左右。即便是囚犯,在法国人眼里也是高人一等的,为了补充劳动力,法国人从荷属东印度、印度支那、太平洋诸岛等地弄来了一批人,到20世纪初时,岛上的人口比例发生了惊天逆转,土著2.7万,欧洲移民2万人,这成为100年后,新喀里多尼亚岛不愿意脱离法国的重要因素。

新喀里多尼亚岛的独立运动:

法国对新喀里多尼亚的早期殖民统治是残酷的,为了让欧洲移民占据更肥沃的土地,法国政府占据了2/3的土地,1/4给欧洲移民者,包括那些被流放的法国囚犯,一旦刑满释放就赠送一块土地,吸引他们在岛上定居,仅剩1/10贫瘠且狭小的土地作为“保留地”给土著定居。尽管法国人高呼所有殖民地人平等,但是法国人的理解是殖民地上的“法国臣民”是平等的,都是被压迫的对象,而欧洲移民作为“法国公民”不是。土著们被迁移到了,指定的150个村庄集中居住,并且派法国军队看管。

有压迫就有反抗,尽管岛上的土著力量跟法国比起来就是鸡蛋碰石头,但还是进行了数次起义,其中1878年和1917年的两次起义规模最为庞大,不过这并没有给土著们带来待遇上的改善反而让许多土著被流放到周边的小岛上。

1946年以前,新喀里多尼亚的卡纳克人同欧洲移民唯一得到“平等待遇”的机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卡纳克人可以同欧洲移民有同样入伍的“权利”,去欧洲为法国人卖命,仅有8700名成年人的卡纳克人,被迫入伍1100人,四分之一死在了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数殖民地人跟随戴高乐为“自由法国”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换来了法国人的赏赐,1946年,法国宣布将海外殖民地更名为“法国海外领地”,并废除了《土著人地位法》,越来越多的土著人获得了公民权,而从1953年开始,土著可以进入法国的公立学校学习,1957年,所有的土著都获得了选举权。

但是这并没有让土著们满意,新喀里多尼亚第一个独立运动组织“红围巾”于1969年创立,公开要求独立,打响了现代新喀里多尼亚独立的第一枪。

最终在新喀里多尼亚形成了两大政治集团,一个是主张独立的“卡纳克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另一个是以欧洲移民后裔为主反对独立的“保卫喀里多尼亚在共和国内同盟”。

面对愈演愈烈的新喀里多尼亚局势,法国总统密特朗提议,先自治5年,再于1989年公投决定是否独立,但是独立派一秒钟也不愿意等待,差点在1988年引发了新喀里多尼亚与法国的“殖民战争”。

最终,1998年,双方达成了《努美阿协议》,主要内容:在今后的15~20年里,新喀里多尼亚举行全民公投,如果60%的人选择独立,则法国允许新喀独立,如果被否决,在接下来的4年里还可以举行2次公投,如果三次独立都被否则,那么双方就必须坐下来商量新喀在法国体制内的地位。

这一份看似平等的协议中其实是不平等的,因为即便是所有的卡纳克人都参加投票,并愿意独立,也达不到60%的水平,这才是法国放心新喀进行三次公投的原因所在。

新喀里多尼亚为什么独立不了?

法国作为和英国并驾齐驱的两大殖民帝国,目前在全球还有大量的海外领地,不过法国人跟英国人对殖民地的管理模式可不一样。

英国人比较懒,只要有钱收,其他一概不管,即便是作为英国明珠的印度,英国人也没有投入百分百的精力管理。在英属印度其实是分为土邦和直辖“一国两制”两种模式的,英印土邦由土邦的“邦主”自行管理,只要不反对女王就行,而直辖的各省,受英国影响较深,扶持了一批印度本土精英作为代理人管辖,比如甘地、尼赫鲁都是英国培养出来的。

而法国人在殖民的过程中更愿意“亲力亲为”,从总督到校长都是法国人一手包办,这样的好处就是殖民地得到法国文化的真传,对法国更加向往。最典型的就是法国的非洲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如今法国人根本不将他视为外国,就是自己的后花园,而马克龙抵达黎巴嫩的时候,受欢迎程度比自己国家的总统还热烈。

对于新喀里多尼亚,1953年正式成为法国领土,居民获得法国公民资格,1976年成立政府委员会,岛屿进行部分自治,并在法国的国民议会拥有2名代表。1986年,被联合国列为联合国非自治领土,这让法国压力很大,不得不给予更多的自治权。

二战后,法国为了补充本土的劳动力,更是引进了几百万讲法语的非洲黑人。

1959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更是视殖民地为己出,为了不分家,拿出了大笔金钱补贴海外殖民地提供大量的金钱补贴,以收买民心。

拿人家的手短,法国的海外领地被糖衣炮弹打倒了,甚至有的自治都不愿意要,生怕自治后法国“亲爹”给的钱少了,比如2010年法属圭亚那和马提尼克,投票决定是否获取更多的自治权,结果圭亚那70%拒绝要,马提尼克70%的人选择不要,连自治都不愿意,想让他们独立更是天方夜谭。

2018年,新喀里多尼亚进行了第一次投票,法国连脚趾头都不用算,就知道独立不了。

第一次公投以56.4%的人反对而告终,第二次同样高达53%的人反对独立。

而这第三次公投的投票率只有27%,就在这27%的人中,96%的人都反对独立。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来看看新喀里多尼亚的人口比例。

由于法国长期的移民,岛上20万居民,卡纳克人早已不占优势,仅占总人口的40%左右,而欧裔移民为37%左右,这样的人口比例即便是卡纳克人全部选择独立也达不到60%的结果。

所以尽管1998年的《努美阿协议》详细规定了参加投票的选民资格,比如父母一方在新喀里多尼亚、投票日或者2014年之前连续在新喀里多尼亚连续居住20年等等。

但是根本达不到协议所要求的60%支持独立才可以,更何况在法国的金钱收买下,并不是所有的卡纳克人都希望独立的。所以很多选民直接放弃了投票,因为毫无意义。

随着新喀里多尼亚第三次独立公投,不少西方公知和智库开始渲染东方威胁论,宣称新喀里多尼亚独立的背后有东方国家的推波助澜。因为一旦独立成功,对中国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突破岛链封锁,二是获取新喀里多尼亚丰富的镍矿资源。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新喀位于万里之外,如果中国海军抵达这里,太平洋上还有岛链稳定存在吗?

而岛上的镍矿更是掌握在法国埃赫曼、巴西淡水河谷以及加拿大嘉能可三大巨头手里,外来者根本无法插手。

不过这也看出来了法国为什么不能允许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因为虽然这是一个不到2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但是镍矿储量全球第一,产量更是名列前五。但是卡纳克人在历史上一直被排除在镍矿收益者之外,否则凭借全球第一的储量也让不到10万人的卡纳克人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问题来了,法国人会舍弃这么一大块肥肉,能让他独立吗?

公投,从来只是一个把戏。

是西方人发明的,所谓“民主”的把戏。

明明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却要跟侵略者一起投票决定土地的归属。

这不是很可笑吗?

印度人可以跟英国人一起投票决定大不列颠岛的归属吗?

法属圭亚那等一些法国海外领地,是因为没有矿,经济不行,所以不愿意独立,情愿留在法国内部薅羊毛。

新喀里多尼亚,守着世界储量第一的镍矿资源,却无法独立。

谁薅了谁的羊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