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首战中,德国队在客场以0-2败给了斯洛伐克,这一结果让外界对球队的晋级前景感到担忧。《图片报》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任队长基米希与前队长施魏因斯泰格的看法如出一辙:若继续这样的表现,德国队的世界杯征途注定不顺。在遭遇斯洛伐克的羞辱性失利后,大家都开始感受到世界杯参赛的危机感。
面对这样的局面,德国国家队主帅尤利安-纳格尔斯曼显然需要反思,从战术到个人,都要重新审视。在预选赛开启前,纳帅信心满满地表示球队的目标是夺冠,并强调必须以绝对统治的态势完成预赛。然而,球场上的表现却未能反映出这份自信。
纳格尔斯曼在失利后承认,自己的工作未达预期,球队也未能完全执行赛前的计划。他表示,实现目标所需的,是与当天完全不同的表现。不仅要自我反省,作为主教练的他还需要激发起球员们的斗誌。
在队员表现方面,纳格尔斯曼感受到球队缺乏斗誌。他提到,也许球队应该转变思维,更关注那些愿意拼尽全力的球员,而不是单纯看重技术能力。这是否意味着他在选择球员时倾向于“表演型”球员?可能这些豪门球星在舒适区中盲目安逸,反映出準备不足的状态。
从战术角度来看,纳格尔斯曼在三后卫与四后卫的切换中尝试新策略,但显然过程并不顺利。在世界杯迫在眉睫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更为稳定和明确的战术体系来让队员们振作。
在球员选择上,纳格尔斯曼对右后卫纳姆迪-科林斯的实验未能奏效表示“责无旁贷”。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德国是否真的缺乏合适的右后卫?他是否应该将基米希调回后防?显然,球队亟需一条明确的主力防线来构建稳定的防守。
在领导力方面,核心球员如吕迪格与格雷茨卡未能站出来扛起责任,球员们依然更多关注个人表现。考虑到威胁,纳格尔斯曼是否要邀请像诺伊尔这样的领军人物来提升后防的稳定性?显然,球队需要一条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并引领全队的中轴线。
显而易见的是,在周日之前,纳格尔斯曼需进行多方调整并重新点燃球队的斗誌。经历了前两届世界杯的惨痛教训,若再无缘正赛,将是对德国足球极大的打击与耻辱。
最新热门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