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在职业体育中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平衡机制使表现不佳的球队有机会获得优秀的新秀,从而避免长期处于底层。然而,现今的NBA选秀机制却未能实现这一初衷。
纵观NBA的规则设计,这项运动似乎对“摆烂”行为表现得格外宽容,甚至成为遏制这种现象的先锋。NBA率先引入乐透抽签制度,并多次对其进行改革。2019年,NBA因不满费城76人在重建期间的明显摆烂行为,调整了规则,将垫底球队获得状元签的概率从25%下调至14%。然而,这项改革并未有效制止摆烂行为,本赛季至少仍有三支球队的胜场不足20场。
以费城76人为例,他们在赛季初充满争冠希望,但由于选秀权的安全性问题,最终选择策略不得不有所调整,这使得不少人质疑乐透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整体抽签结果来看,自2019年以来,战绩最差的球队从未获得过状元签,反而有众多高顺位签生于处于较好成绩的球队之手,比如多个前四顺位签被初始抽签后顺位较低的队伍获得。
更让人感到悖论的是,附加赛的球队连续两年获得状元签,这本质上与选秀机制最初的设计背道而驰。过去的教训未能吸取,NBA再次回到类似1993年的局面,面对裙带关系不再理想的现实,真的令人失望。
例如,奇才过去两个赛季仅赢33场,比起本季39胜的独行侠,后者显然迫切需要更多的优质新秀支持。即便奇才在第6顺位,也很可能会错失优秀球员,而不断摆烂的球队难以找到出路。黄蜂和爵士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他们通过交易老将来增强选秀顺位,似乎成为了常态。如果2019年改革旨在打击摆烂,其结果显然未如人所愿。
根本问题在于,任何鼓励输球的制度都只会滋生明显的摆烂现象。选秀的核心机制是使弱旅获得优先选择,那摆烂的文化就不会消失。现行的乐透抽签制度不仅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反而成为了底层球队的障碍。
因此,调整乐透抽签机制至关重要。现行制度应保留,但必须改为让只参与季后赛的球队没有权利获得状元签,这样可以引导球队努力争取季后赛资格。虽然这种改革可能诱发一些为了避免附加赛而摆烂的行为,但与当前的状况相比,难以避免的“摆烂”已经在现有体系中扎根。
总而言之,NBA的选秀机制急需重新审视与改革,以回应真正的选秀初衷,确保弱小球队能够通过选秀获得应有的提升机会。现行的制度已明显背离了建设性的目标,是时候重新回归选秀的本质。
最新热门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