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篮球界热闹非凡,男篮即将以一支“残阵”赴征2025年亚洲杯,同时也传来了余嘉豪成功签约西甲毕尔巴鄂以及曾凡博与NBA篮网队达成协议的双重喜讯。这些消息折射出中国篮球发展的矛盾与希望。
截至目前,虽然中国男篮尚未公布参加亚洲杯的最终12人大名单,但根据之前热身赛的阵容,我们可以推测出高诗巖、胡明轩、廖三宁、程帅澎、赵睿、王俊杰、余嘉豪、赵嘉义、胡金秋、朱俊龙、李祥波和雷蒙将组成出战阵容。然而,这并非中国队最强的阵容,多位主力因伤缺席,包括周琦、杨瀚森、曾凡博、张镇麟、崔永熙、赵继伟等。面对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黎巴嫩、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强劲对手,中国男篮在天赋和经验上都存在不足,尤其是后卫线急需总结提升,面对普遍拥有美国归化球员的各队,我们的后场在速度、对抗以及关键时刻的表现上明显落于下风。
在小组赛中,中国男篮将首战对阵实力相对较弱的印度、沙特阿拉伯和约旦,理论上有较大机会以小组第一晋级。不过,一旦在小组赛中失利,将可能被迫先进行八强资格赛,而八进四的对决中又很可能遭遇实力强大的澳大利亚,前景堪忧。对此,主教练郭士强保持务实态度,强调会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的成绩。
与此同时,余嘉豪正式加盟西班牙甲级联赛的毕尔巴鄂,曾凡博也与NBA篮网队签约,这成为中国篮球的一大亮点。余嘉豪身高2米21,选择离开CBA的舒适圈,敢于到国外追求更高水平的竞技挑战,令人敬佩。而他的留洋之路将从西乙联赛开始,月薪仅2000欧元,远低于国内的高额合同,这种选择彰显了他及新一代球员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中国男篮如今面临的境遇与年轻球员留洋的消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国家队在新老交替中艰难摸索,难以短期重现辉煌;另一方面,年轻球员的留洋趋势标誌着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转变,这种短期的痛苦与长远的期望并存,真实反映出中国篮球转型的过程。
回顾我国篮球的辉煌历史,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核心球员的出色表现皆依赖于他们丰富的海外联赛经历。在现代篮球的竞争中,尽早接触国际的先进理念和训练方法,帮助年轻球员在更高水平的环境中磨砺,将是增强中国篮球整体实力的必经之路。
此次“残阵出征”的亚洲杯虽然不易期待惊艳表现,但余嘉豪、曾凡博们的留洋让我们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如果中国篮球能够坚持这一方向,持之以恒地积累经验,必将迎来更为丰硕的成果。
最新热门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