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讯 中国男篮主帅郭士强近日接受《新华社》的专访,深入探讨了国家队的选人标準,展现了他作为教练的思考与决策过程。
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杯上,中国队未能以全主力阵容参赛。周琦、张镇麟、曾凡博、杨瀚森、赵继伟与孙铭徽等重要球员因种种原因缺席,使得郭士强面临着相当复杂的用人挑战。然而,尽管阵容并不齐整,郭士强的教练组仍然带领球队打出了激动人心的比赛。许多年轻球员在比赛中展现了出色的个人能力,令观众刮目相看,而郭士强的战术安排与指导也成为了球迷热议的话题。
在谈到选人标準时,郭士强坚定地提到:“我们有自己的标準。首要依据对手的情况,其次是考虑自身的需求以及球员的特点。”他强调,从训练的第一天起,教练组便会密切关注每位球员在不同训练课和热身赛上的表现,这样才能最终做出精準的评估和选择。
有不少球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牌球员”,对此,郭士强明确表示,名气和经验并非他选人时的唯一标準。“我上任时就已经表明,新一届国家队的大门始终对所有人开放。”他说,“无论是职业球员、体制内的运动员,还是青少年、大学生以及在海外的球员,只要他们足以达到国家队的选拔标準,皆有机会。”这种开放的态度不仅展现了他对年轻人才的重视,也表达出他对中国篮球未来发展方向的信心。
郭士强的执教理念与选人方式,映射出他对球队建设的长远思考,也为中国男篮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此开放与包容的思路,无疑对中国篮球下一步的腾飞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新热门赛事